【文章摘譯】有毒的基督教:國際基督教會/波士頓運動(Toxic Christianity)

 (原文連結




首先要明白,離開國際基督教會(ICOC)從來沒有「正確的時間」或「正確的方式」。他們有著典型的「進退兩難」(Catch-22)心態——他們自詡為「上帝的運動」,因此他們永遠不會錯;即使他們錯了,你仍然不能離開,因為沒有其他「運動」可以加入!既然幾乎沒有人曾獲得國際基督教會領導層的許可和批准而離開,為什麼人們認為離開的方式如此重要?這聽起來很傻,但許多人(我曾經也是其中之一)認為,「如果我以正確的方式做事——以恰當的方式提出問題,展現正確的態度,盡可能清晰描述問題的本質,領導層就會停止這台機器並徹底改變它。」這聽起來很傻,但許多國際基督教會成員仍然堅持這種觀念。這個神話最終會消亡,但消亡得非常緩慢——因為按照國際基督教會的規則玩,根本就不可能贏。我至今仍記得 Kip McKean 在一次全職會議上談到那些離開國際基督教會的人時說過的話。他引用了老鷹樂團(The Eagles)的搖滾歌曲《加州旅館》(Hotel California)中的一句歌詞:「你可以隨時退房/但你永遠無法離開」。在國際基督教會,情況確實如此,那些試圖離開它並保留一些文明和溝通的人會大吃一驚。 

(文字摘譯自本文)


    一、本文作者(即「X先生」)的生平經歷及其重要轉折的前因後果


  • 曾是領袖和有影響力的人物:
    本文原發表於1994年。作者曾是波士頓運動/國際基督教會(ICOC)的一員,並且曾是一位領袖。基普·麥基恩(Kip McKean)在1985年提到傑瑞·瓊斯(Dr. Jerry Jones)是他的英雄之一,而作者視傑瑞·瓊斯為他的朋友。作者也提到了自己在ICOC的經歷和對其運作模式的理解。

  • 內部質疑與試圖改變
    作者與許多人一樣,曾經相信如果以正確的方式表達意見和提出問題,能夠促使組織的領導者改變其運作方式。他認為波士頓運動/ICOC存在「嚴重的教義異端」(serious doctrinal heresies),並對其領導者的一些態度和神學立場感到沮喪,同時對組織成員的高離開率感到震驚。

  • 核心理念的分歧
    作者在1991年10月寫信給基普·麥基恩,挑戰他進行一場公開討論,以解決他認為波士頓運動中存在的嚴重教義異端。他指出,「開放的心、開放的聖經、開放的思想」曾是波士頓運動領導者的主題,也吸引了他及許多人在承受個人和事業代價的情況下,尊重和支持該運動。然而,他觀察到領導者邇來在討論教義問題時表現出極大的不情願,這與其聲稱的「開放」和「受教」精神背道而馳。

  • 意識到無法改變的轉折
    作者漸次發現,無論多麼努力地試圖「以正確的方式」提出問題或表達疑慮,都無法促使ICC的領導層做出根本性的改變。他將此描述為一種「Catch-22」心態,即組織自認為是「上帝的運動」,不可能犯錯;即使犯錯,成員也不能離開,因為沒有其他「運動」可以加入。他引用基普·麥基恩曾用老鷹樂團《加州旅館》的歌詞「你可以隨時退房,但永遠無法離開」來比喻離開ICOC的困難。

  • 決定離開並遭受威脅
    作者做出了離開ICOC的決定。在這個過程中,傑瑞·瓊斯向他提供了及時的建議和幫助。ICOC曾威脅要讓作者的妻子(當時仍是成員)與他分開,但傑瑞·瓊斯幫助他保住了家庭。根據本文,作者在1994年時已經離開ICOC三年了,這意味著他離開的時間大約在1991年左右。

  • 離開後的持續參與與揭露
    離開ICOC後,作者繼續關注並分析該組織的教義和做法。他參與了這份資料的編寫,並提供了自己的見解和經驗。他也參與了揭露ICOC爭議性做法的行動,例如向ABC電視節目「20/20」提供一份「罪惡清單」的副本,以驗證其真實性,並對其中披露個人私密資訊給第三方的做法表達震驚和厭惡。他還在1996年出版了另一部著作《沒有別的福音》(No Other Gospel),專門針對ICOC的教義和實踐進行了分析。

  • 對自身視角和經歷的覺察
    作者也誠實坦言,身為資料的編纂者,他的評論和分析並非公正或不帶偏見的,因為他自己的經歷影響了他對事物的理解和解釋視角。


二、以下是本文針對國際基督教會(ICOC)的爭議與膜拜團體特徵的歸納闡述


  1. 被定性為「膜拜團體」(cult)或「具破壞性的宗教團體」
    作者曾是一名ICOC成員和領袖,他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、研究以及羅伯特·利夫頓(Robert Lifton)的「思想改造」標準,明確指出ICC是一個「具破壞性的宗教團體」和「強制性、會扭曲心靈的膜拜團體」他強調,判斷一個團體是否為膜拜團體重點在其「行為」(實踐)而非「信仰」(教義)。根據他對ICOC行為的觀察和分析,他認為它符合膜拜團體的定義標準。其他來源也指出,許多批評者、前成員和膜拜團體問題專家將ICOC描述為「膜拜團體式」的組織,並警告其危險性。例如,波士頓大學的一位主任稱ICOC是他「見過最具破壞性的宗教團體」。


  2. 排他性和「唯一得救教會」的宣稱
    ICOC的核心教義之一是,只有ICOC的成員才是真正的基督徒並得救。這種極端的排他性,體現在他們教導成員:離開ICOC就是離開上帝,是「最徹底的失敗」。儘管有時ICOC領袖在公開場合會迴避直接說他們是唯一得救的教會,但他們的行動和內部教導清楚表明他們認為,除了ICOC之外沒有其他得救的基督徒團體。他們甚至認為其他教派和團體是「屬靈沙漠」或「迷失的」。


  3. 集權式領導與缺乏問責制
    ICOC具有一個嚴格的金字塔型層級結構,基普·麥基恩(Kip McKean)是「無可爭議的領袖」和「使徒」。資料顯示,領袖被等同於上帝或聖經人物(如摩西、大衛、保羅、先知),反對領袖被視為反對上帝。組織內部缺乏對領導層的制衡和問責機制。領導者對於批評或質疑,採取防禦和壓制態度,而不是進行公開討論。地方教會缺乏自主權,一切重大決定由洛杉磯總部或基普·麥基恩本人決定。


  4. 強制性和操縱性的門徒訓練
    「門徒訓練」(Discipling)是ICOC的核心實踐,強調一對一的指導。然而,這種訓練模式被用於控制成員的生活,包括約會、工作、財務、住宿安排等,成員被期望服從導師的「建議」(實質上是命令)。組織鼓勵成員模仿領袖的個性,甚至模仿基普·麥基恩的言行舉止。「破碎聚會」(Breaking Session)是一種常用的操縱技巧,通過曝光成員過去的罪過和個人掙扎,使其感到羞愧以進行操控。


  5. 侵犯個人隱私與「罪惡清單」
    資料揭露ICOC領導層系統性地收集和分享成員的個人私密資訊和「罪惡」細節。這份「罪惡清單」(Sin List)包含成員的罪行、失足、種族、民族差異甚至心理評估。儘管ICOC發言人阿爾·貝爾德(Al Baird)在電視上聲稱這種清單「大錯特錯」,但作者提供了證據證明,這份名單來自高層領袖,且ICOC領導層採取法律威脅來壓制揭露。作者質疑ICOC領導層在此事上說謊和逃避責任。


  6. 欺騙性招募與資訊控制
    ICOC經常以「非宗派聖經學習」等名義招募新人,隱瞞其真實身份和教義(如唯一得救教會)。他們對潛在成員進行「愛心轟炸」(love bombing),剝削、利用了孤獨、缺乏安全感、理想性高的年輕人。組織內部嚴格控制資訊流通,阻止成員接觸批評或反對意見。批評者和前成員被惡意詆毀、排斥,並被告知不要與他們聯繫。


  7. 財務不透明與違規行為
    資料指出,ICOC存在財務管理不當、欺騙和可能的違規行為。為宣教或慈善項目(如HOPE Worldwide)收集的資金,據稱被挪用於領袖的差旅費、酒店、行政費用等。 ICOC被指責缺乏透明度,不向成員公開領導層的薪資或詳細的財務報表。倫敦的ICOC分會曾因未支付員工薪資稅而被罰款


  8. 高流失率與對成員的負面影響
    儘管ICOC宣稱快速增長,但資料顯示其成員流失率極高。前成員的數量可能超過現有成員。許多前成員報告遭受了情感、心理和精神上的痛苦。資料提到了數起據稱與ICOC成員身份有關的自殺事件。組織使用恐懼和罪疚感來控制成員


  9. 教義上的爭議與前後矛盾
    ICOC對「大使命」(馬太福音 28:18-20)的解釋存在爭議,堅持認為必須先成為「門徒」才能接受洗禮,而作者認為這是對經文的錯誤理解。組織的某些教導隨時間改變且前後矛盾,例如對「自主權」、「得救標準」和「洗禮資格」的說法。他們被指責扭曲或誤用聖經來支持其教義和行為,例如將舊約中的事件(如可拉的叛變)應用於內部批評者。組織傾向於將「運動」(即ICOC本身)置於基督或福音之上。

留言

發佈留言

❖❖❖ 歡迎具名或匿名留言討論,版主將盡力經營這裡,成為有類似經驗且樂意交流的各位,能以暢所欲言的安全地帶。誠實,友善,不惡意謾罵或人身攻擊,感謝您一同努力 ❖❖❖

此網誌的熱門文章

【文章翻譯】關於「國際基督教會」 —— ICOC 與 ICC

【資訊整理】ICOC/ICC 在美國涉訟事件(2022-2025進行中)網頁資料彙總(2024/11/19更新)

【文章翻譯】邪教招募手段(Cult Recruiting Methods)